資本熱捧創新藥 10年內多品種有望登單品百強榜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6-11-10 打印內容
FirstWord發布的2015年銷售額最高的100種藥品清單顯示,在2015年全球銷售額排名前八的藥品幾乎盡是創新藥,而前兩個產品單藥Harvoni和Humira的銷售更是超過100億美元。創新藥具有較大的市場機會。
11月7日,貝達藥業(300558,SZ)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成為國內首家登陸A股資本市場的創新藥企業,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9.14億元,2016年1~6月則為5.18億元。
“創新藥占我們的投資比例達到近40%,是我們最核心的投資領域。生物醫藥需要不斷地投資,而且要有足夠的耐心,要一直伴隨企業成長,不是3年5年,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11月7日,在一場醫療健康投資峰會上,貝達藥業投資方之一同創偉業(832793)董事長鄭偉鶴表示,對于創新藥的投資不能只是簡單的財務投資,更多是希望形成一個專業的生態。
在上述峰會上,關于國內創新藥未來的發展,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5~10年國內預計將有多個創新藥上市,或許能夠一舉打破目前國內藥品銷售百強榜單中多是葡萄糖等簡單藥品的尷尬結構。
創新藥投資面臨諸多風險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發布的《新藥研發的市場分析》,在我國研發一種創新藥物,從臨床前研究到新藥最終獲批理論上需要8~13年,并需要投入大量研發費用。在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等階段,均可能由于化合物不符合要求、療效不確定、安全性問題等多種原因導致研發失敗。
同創偉業合伙人陸瀟波認為,創新藥的確不容易,但正是因為這樣的風險,創新藥可以通過專利保護取得巨大的壟斷利潤,“在國內來講我們還是覺得面臨很多機遇,就國內的現狀而言,在2006年到2013年,一共有15685種藥品獲得批準,但是其中僅有26種為國家一類新藥,占比僅有0.17%。創新藥本身也有一些戰略優勢,包括20年的專利保護享受溢價空間,同時單產品取得重磅產品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目前貝達藥業的創新藥達到10億元左右的銷售額。”
“在創新藥領域,我們也一直在思考為什么要投它?實際上一些國際大藥廠,創新藥是他們最為核心的利潤來源,甚至一個單品就可以做到10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強生的市值就相當于A股醫藥企業的總和,而它的核心收入和利潤都來自創新藥。從大的發展和創新模式來看,中國要想真正在醫藥行業前進一步,就必須在創新藥方面有所突破。”陸瀟波說。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