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醫療服務調價 252項設備檢查平均降價20%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6-12-30 打印內容
針對這一現象,此輪改革重點是提高“兩頭”的收費價格,一是357項4級手術,平均提價50%,二是217項綜合治療類醫療服務,平均提價25%。同時,降低大型設備檢查檢驗的費用,讓醫務人員靠技術吃飯,沒有隨便給患者開大檢查、大處方的沖動。
南山區人民醫院疼痛科副主任廖翔近期去了美國學習,當地醫生做一臺胃鏡手術,手術的價格是他做同樣手術價格的6—7倍。“提高醫務人員的收入是對的方向。”廖翔說,國內公立醫院醫生的收入和港澳臺地區乃至其他國家差別巨大,醫生的技術勞動價值嚴重偏低。
“手術項目是體現醫生技術難度和風險程度的醫療服務項目,特別是4級手術是手術等級中的最高等級,技術難度大、手術過程復雜、風險度大。現行的手術項目價格嚴重偏低,不能體現醫務人員的技術勞務價值。”卜奇文說。此次上調手術和會診價格,有利于引導醫生和作為區域醫療中心的大型醫院大力開展復雜手術,著力解決危急、疑難重癥病,體現“重技術、重勞動、輕設備”的價格改革方向,有利于促進醫生和公立醫院向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方向發展。
根據測算,在調價后,治療、手術、診查、護理等體現技術勞務價值的收入,將從現在的21%提到30%。值得注意的是,此輪手術價格的提高,并不意味著醫生收入就一定會增加。卜奇文表示,醫生收入的增加將通過醫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薪酬制度改革等系列配套改革逐步實現。
醫院收入會減少嗎?
對公立醫院影響不大 且有財政補助
日前,《醫學界智庫》發布了一項數據報告:公立醫院“最賺錢”的兩個科室為醫技科室的檢驗科和放射科,檢驗科以高達89%的成本收益率,位居醫技科室之首,排在第二位的放射科也高達80%。而在臨床科室方面,放療科以高達20%的成本收益率位居各臨床科室的第一位,而絕大多數臨床科室的成本收益率為負。
“說明醫療服務費用太低,醫院要靠檢查費賺錢。”一位三甲醫院的管理者毫不諱言地表示,調整醫院和醫生的收入結構,破除以藥養醫,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迫在眉睫。
那么,此次價格調整后,深圳公立醫院的收入是否會受到影響呢?卜奇文介紹,第一階段價格調整項目一年的收入是2.33億元,而全市公立醫院一年的總收入是216億元,所占比例在1%左右。總體測算,患者支出減少3000萬元,這也意味著醫院收入將減少3000萬元,但這對于公立醫院的影響并不大。“部分基層醫院和中醫類醫院等部分專科醫院的收入會略有下降,因為這些醫院做的四級手術比較少。”卜奇文說,但是深圳將通過完善財政補助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財政補助標準,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財政補助機制等方式予以補貼。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