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DR行業集采趨向精準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8-4-8 打印內容
巴菲特說:當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生動形象的將浪潮背后的事物本質呈現出來了。這句話用在2017年的DR行業觀察,更具一番意味。
如果要對2017年DR行業進行十大重要事件盤點,以醫療數字化普及為代表的DR批量集采,絕對能成為2017年DR行業的今年頭條。可以說,2017年開啟了中國普放醫療數字化建設的高速時代,同時也是中國普放診斷走向精準建設的元年,其中分別以普通靜態DR和動態DR為代表。作為普及基礎數字化醫療建設的靜態DR以其超低性價通過國家采購實現了歷史性的高速成長,而動態DR則以其創新卓越的圖像表現力,以優質價格在中國零售市場上實現了數千臺的穩定增長。未來DR行業趨勢走向,洞若觀火。
2017年DR行業集采可以說是中國普放醫療建設史上最為玩味的一年。仔細盤點一番,從貴州千臺DR、廣西千臺DR、寧夏百臺DR、湖南百臺到西藏、內蒙古、云南等地如火如荼的數字化醫療設備集采,批量集采成為2017年DR行業的最熱關鍵詞。圍繞批量集采,各大醫械廠商上演了一出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低價中標”年度大戲。以貴州為例,原發布的《貴州省鄉鎮衛生院遠程醫療全覆蓋設備采購項目招標公告》9.3億元采購預算,最后以3.9億元的成交價收尾,僅達預算價的42%。而其中平板靜態DR,分別被萬東、深圖、安科收入囊中,以A包DR399臺均價24.65萬、B包DR332臺均價19.05萬、C包DR320臺均價18.93萬的價格中標。憑借貴州的406臺,使得萬東一躍超越安健成為2017中國DR行業出貨量第一。此舉也標志著中國數字化醫療普及扶貧行動全面在中西部展開,并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但更為重要的是,動態DR憑借其創新和卓越圖像表現力,在中國零售市場上獲得數千家醫院用戶的青睞和選擇,開創了中國普放診斷走向精準診療的元年。這其中動靜并存的DR市場格局,也是健康中國戰略建設在某個特定階段的產物。
回到對于公共采購的探析,2000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的招投標事業進入法制化時代,相關工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招投標市場得以初步建立。2003年,《政府采購法》的頒布實施,則標志著該制度在我國的正式全面推行,并且具備了現代化的特點。回顧政府采購的歷史,政府采購是否高效合理,其中政府采購信息的獲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信息的成本和信息所帶來的收益具有正比例關系,獲取有價值信息所花費的成本越高,則該信息所能帶來的收益就越大,但信息效率的要求便是如何在盡量少的信息成本情況下,盡可能獲取更大的信息收益,政府采購制度中效率的高低,與政府采購決策環節中信息獲取效率有直接關聯。回到中國的醫療器械市場,繼續以普放領域的DR設備為例。DR作為普放檢查和診斷的基礎,中國中西部廣大欠發達的鄉鎮還未全面普及數字化X光診斷設備,通過政府主導集中采購,快速高效完成基礎數字化醫療數字設備建設,是一種看起來比較有效的途徑。而且,在廣大的中西部鄉鎮,60%基礎貧困人口的致貧成因中,疾病致貧成為頭號因子。疾病預防,則成為擺脫貧困,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必要戰略途徑,健康中國戰略因此應運而生。不僅僅是基礎醫療數字化設備的推進,社會保險、特色產業扶持等等多個舉措都在“脫貧”這個領域持續發力。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