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醫保增量市場擴容,哪些品種有機會?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5-17 打印內容
第二次國家談判鎖定的18個抗癌藥,替尼類靶向抗癌藥共10個。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抗腫瘤替尼類市場突破100億元規模。阿帕替尼、拉帕替尼作為第二批談判品種進醫保后表現搶眼,銷售額有較大幅度提升。除厄洛替尼,其余抗癌化藥在2017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及鄉鎮衛生院終端銷售額均有不同幅度增長,銷售額超過億元的產品有13個。
據悉,青島市率先在國內建立“基本醫保+大病醫保+補充醫保+醫療救助”多層次醫保體系,而深圳成為全國首個把肺結核納入大病醫保范疇的城市,將肺結核專科門診治療納入醫療保險門診大病,最高可報銷90%。其他地方也在擴大大病醫保范圍,有專家還認為,大病治療的背后,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藥治療等用藥也會獲益。
跨省異地結算納入智能監控
即便是重大疾病治療,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據統計,全國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人次突破200萬。截至今年3月底,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數量為16230家,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13580家,醫保基金支付285.1億元。
《通知》要求嚴查落實醫保基金監管責任,通過督查全覆蓋、專項治理、飛行檢查等方式,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構建基金監管長效機制。同時,整合城鄉醫保經辦資源,大力推進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加強事中事后監督,切實做好基金結算、清算工作,確保資金及時足額撥付。加強就醫地管理,將跨省異地就醫全面納入就醫地協議管理和智能監控范圍。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