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 醫藥物流行業格局生變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19-5-24 打印內容
藥品全流程追溯箭在弦上
值得一提的是,藥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被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全程化、可視化、可追溯化的醫藥流通體系也在加快建立。
5月16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公開征求<疫苗追溯基本數據集(征求意見稿)>等3項信息化標準意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意見征集工作。
其中,在藥品追溯系統基本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中,規定了藥品追溯系統的通用要求、功能要求、存儲要求、安全要求和運維要求等內容。適用于指導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生產企業、經營企業、使用單位及第三方技術機構等藥品追溯體系參與方建設和使用追溯系統。文件對藥品追溯協同服務平臺、藥品追溯系統、藥品追溯碼、藥品標識碼給予明確。
此前不久(4月28日),國家藥監局發布《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導則》《藥品追溯碼編碼要求》兩項信息化標準。根據《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導則》,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和生產企業承擔藥品追溯系統建設的主要責任,可以自建藥品追溯系統,也可以采用第三方技術機構提供的藥品追溯系統。藥品經營企業和藥品使用單位應配合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和生產企業建設追溯系統,并將相應追溯信息上傳到追溯系統。
不少地方正在加快建設藥品追溯體系。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市場秩序處處長劉煒透露,上海市致力于培育智慧醫藥供應鏈的示范企業和現代醫藥物流中心、醫學園區等區域性的醫藥供應鏈創新示范基地,將在自貿區打造國際醫藥交易中心,籌建內外貿一體國際醫藥供應鏈平臺。“在行業監管方面充分考慮重要產品的追溯體系建設,包括藥品追溯體系。藥品監管部門已經有所部署,形成一物一碼的追溯體系。”
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指出,藥品追溯體系建設節奏已明顯加快,并不斷深入、細化。藥品追溯信息化系列標準的編制工作不斷完善,后期仍將會有相關標準的發布。隨著藥品追溯體系的不斷完善,未來可能會徹底解決物流端和使用端的掃碼率低的問題,真正實現藥品全程可追溯。
“醫藥流通還是需要門檻,需要監管的。希望流通企業和大物流企業能夠精誠合作,把高質量產品安全、高效運送到醫院或者患者的手中。”諾華制藥(中國)供應鏈總監崔勝良認為,未來10年會有更多創新藥進入中國,這些藥品對于醫藥流通企業和物流企業會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需要更加專業快捷高附加值的服務,包括創新供應鏈、技術、規則和流程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