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出現關鍵拐點,藥企、藥店如何適應新變化?
作者:醫藥網 來源:醫藥網 2020-3-13 打印內容
在3月12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進行疫情通報時指出,總體上,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
新冠病毒疫情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在度過了恐慌期、突發應對后,疫情開始減輕,局勢趨于平緩,企業開始著手進入正常運營。一方面,疫情給正常的生產、經營帶來沖擊,但也是一次不得已的市場機會,因為每一次危機都是對行業現狀的一次洗牌。
疫情終究會過去,我們有必要靜下心來思考:疫情究竟帶給醫藥行業什么樣的影響,以及怎樣應對,如何借機改變今后的經營之道。疫情逼出了所謂的隔離經濟,隔離經濟加快了網絡化,網絡化又讓隔離經濟成為可能。醫藥營銷如何適應這一變化?
電商模式維護客情
此次疫情逼著我們在市場推廣領域著手改變。首先,在臨床推廣領域,醫藥代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可能進入醫院與醫生面對面溝通交流,科室會、推廣會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舉行,醫院銷售的慣用模式無法實現。其次,藥店銷售的終端攔截、現場促銷、患者教育也統統停擺。而在第三終端,社區門診、鄉鎮衛生院成了抗擊疫情的基層主要組織,沒有精力和人員顧及普通藥品。再者,慢性病因疫情影響也不會有多少患者前去就醫。至于民營醫院更是因疫情中的表現受到輿論詬病,估計在一段時間內都難以恢復元氣。
長期不見面,如何維持銷售?筆者認為,比較可行的是借鑒社交電商的方法,把交流渠道搬到線上,這樣許多困擾醫藥營銷人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在新的視角下完全打開思路。
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醫生是沖在最前頭的戰士,付出了很多犧牲。醫院更是中堅力量,可以就此開展捐贈等活動,在共同抗擊新冠病毒中增進戰斗友誼,臨床產品的介紹促銷可以依賴原有的學術交流群,或醫生感興趣的電子平臺,時時在線互動,把最新的產品或行業信息及時傳播出去,也可借此了解醫院或醫生需求,使工作有的放矢。
藥店產品促銷可以結合設有藥店培訓和管理的各種網上平臺參與,通過店員的群及時推送產品信息,搞點獎勵,拉近彼此關系,還可以更深層地直接參與藥店與顧客的互動。如借鑒微信上一款在中老年群體中很火的小程序“天天領雞蛋”。企業可以拿出主打保健產品,建立相應的規則讓用戶玩起來,自建小程序布置有關保健醫療養生知識的作業,成績好的顧客獲取相應積分,積攢到一定分數后免費收到廠家產品。這樣不僅能起到廣告宣傳作用,還能提高復購率,起到當面推廣難以發揮的作用。當然,玩法設計一定要盡可能簡單,不僅操作和分享門檻低,還要讓用戶容易獲得獎勵,并且有一定的樂趣。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