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 我國即時檢測行業成長空間廣闊
作者:中國醫藥網 來源:中國醫藥網 2022-4-15 打印內容
近年來,我國體外診斷(IVD)市場容量持續增長,其中,子行業即時檢測(point-of-care testing,POCT)已成為IVD行業內發展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POCT市場規模約為93億元;預計到2026年,該市場規模將超過260億元。憑借使用方便、檢測快速等諸多優點,POCT產品的應用場景逐漸從中心實驗室向基層醫療機構甚至C端(消費者、個人用戶端)滲透。目前,國內外相關企業積極布局該賽道產品管線,市場競爭激烈,行業仍處于成長階段。在政策、技術、需求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我國POCT行業迎來快速發展契機,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發揮便捷優勢 拓展應用邊界
POCT是一種在采樣現場進行的、利用便攜式分析儀器及配套試劑開展的檢測方式,具有快速、便利以及對操作者的要求較低等優勢。
2004年,POCT概念及技術被引進我國。2015年,國內POCT第一股萬孚生物上市。自此,資本市場的目光開始聚集,我國POCT行業快速發展。
從應用場所來看,傳統生化免疫檢測主要集中在醫院檢驗科、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等中心實驗室,而POCT則主要集中在各級醫院急診科、基層衛生院、家庭等,應用場景呈現小而散的特點。
值得關注的是,POCT的應用突破了空間限制,解決了大型診斷設備使用空間局限等痛點,實現了“去實驗室中心化”,推動體外診斷技術走向診所,甚至走向家庭。并且,POCT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如其還可以應用于食品安全檢測現場、環境檢測現場、海關檢疫現場、違禁藥品快速篩查、法醫學檢驗現場、生物反恐現場等,不斷拓展IVD行業的邊界。
市場競爭激烈 行業仍在成長
我國POCT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目前仍由跨國企業主導。渤海證券數據顯示,跨國企業占據約60%的市場份額,以羅氏、雅培、丹納赫等為主;國內企業占據約40%的市場份額。
國際巨頭多以并購方式獲得高速發展。2014年4月,羅氏診斷耗資4.5億美元收購IQuum公司,進軍分子診斷POCT細分市場;2016年11月,西門子醫療宣布收購德國POC數據和開放連接系統方式提供商Conworx Technology;2017年4月,雅培以53億美元收購體外診斷企業Alere,一躍成為全球POCT頭部企業。
我國POCT行業盡管起步較晚,但增速較快,市場潛力巨大。目前,國內POCT公司總數已超過200家,其中上市公司包括萬孚生物、東方基因、明德生物、基蛋生物、奧泰生物、博拓生物、安旭生物等。值得關注的是,萬孚生物是國內最早上市的POCT廠家,多年來專注POCT賽道,其產品線、營收、盈利能力等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市場占有率達10%。此外,瑞萊生物、北京華科泰生物等公司正在上市準備期中。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