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大、份額小 國產特醫食品如何發力突圍
作者:佚名 來源:醫藥網 2018-5-4 打印內容
孫建琴則建議,特醫食品的應用不能忽略社區診所和養老院!袄夏耆似骄≡簳r間只有8天至9天,院內服用特醫食品的時間太短,無法達到最佳效果。社區診所和養老院有大量臥病在床、需要營養支持的老年人,社區醫生可以指導企業開發相關產品! 孫建琴說。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認為,由于研發周期長、企業投入大,而市場又偏小眾,特醫食品售價往往偏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特醫食品的市場銷售。企業只有充分調研、制訂合理發展規劃,才能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提升認同 強化科普
特醫食品使用通道不暢也與臨床營養知識的推廣普及程度不高有很大關系。專家認為,對企業來說,醫生教育和消費者教育必須雙管齊下。
蔡美琴指出,一提起營養支持,老百姓就很自然聯想到骨頭湯、雞湯,很少有特醫食品的概念;很多臨床醫生對于營養補充的認知也還處于初級認識。石漢平也指出,大部分臨床醫生重視靜脈營養,忽視腸內營養:“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對于特殊人群的營養支持,特醫食品并不是可有可無。營養診斷與治療的廣泛普及需要時間。”
當然,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和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特醫食品的科普在我國已經有了很大改善。據石漢平介紹,2013年第一屆全國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學術會議參加人數只有200人,今年參會者已達到7000人。但臨床營養師的巨大缺口在短時間內難以補上。
“宣教正確的營養知識本身就是一種治療。營養治療要落地,不能只停留在喊口號上。企業不但要結合各方需要生產出有特色的產品,還要充分借助媒體力量,幫助培養‘營養也是一線治療’的觀念!笔瘽h平說。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