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國采競爭格局大梳理:近300家企業61個品種比拼
作者:中國醫藥網 來源:中國醫藥網 2022-7-1 打印內容
2.備供地區確認。擬中選企業在主供地區確認完畢后,進行備供地區確認程序。每個擬中選企業的備供地區須不同于其主供地區。若擬中選企業數為1家,則無需參加備供地區確認。
根據擬中選企業數確定輪次數,為確保備供地區選擇順利進行,設置“選擇單元”,若擬中選企業數為N家(N≥2),則每個“選擇單元”由N-1輪組成。
按照要求,擬中選企業應結合本企業產能確認供應地區,輪到選擇時,在滿足地區確認規則的情況下必須做出確認,不得棄權,否則視同放棄擬中選資格,由其他擬中選企業按順位重新依次確認供應地區。供應地區確認完畢后,聯合采購辦公室即與擬中選企業簽訂備忘錄。
從2018年底至今,我國已經開展了六批七輪全國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共采購234種藥品,涉及市場金額約占公立醫療機構化學藥和生物藥采購金額的30%。前六批藥品集采平均降價53%,有力地擠出了虛高空間。
國采已經進行到第七批,不管是國家集采還是省級集采、聯盟集采,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已經成為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新常態。從時間軸上來看,國采第七批從行業內看到目錄到報價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一次,同時也意味著第七批的競爭程度更加激烈。
02、多個數十億大品種入圍 千億市場降價潮洶涌而至
市場規模較大且競爭充分的品種一直以來都是集采的重頭戲,第七批國采仍以大品種為主,所涉及的原研品種跨國企業數量眾多,勃林格殷格翰、GSK羅氏武田吉利德賽諾菲、諾華、靈北、衛材、費森尤斯卡比、默沙東、雅培、阿斯利康、安斯泰來、BMS等企業均有品種納入本次集采。
米內網數據顯示,從第七批集采品種在2021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情況看,銷售額TOP10品種合計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硝苯地平控釋劑型、美羅培南注射劑2個超60億大品種領銜;石藥集團(5個)、國藥集團(4個)、華北制藥(3個)、揚子江藥業(3個)、浙江海正藥業(3個)均有3個及以上過評品種在列。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陸續過評,趕上國采的末班車,第七批國采競爭格局也越發激烈。本次國采競爭最激烈的品種是注射用奧美拉唑鈉,出現“26+1”的競爭格局,除了原研企業阿斯利康外,共涉及包括復星醫藥、科倫藥業、麗珠集團、石藥集團等在內的26家仿制藥企業。
其次是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18家企業入局,涉及華北制藥、華潤雙鶴、山東新華、山東羅欣等藥企。硝苯地平(控釋劑)和頭孢克肟(口服常釋劑)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分別有17家和15家過評;接下來依次為:丙酚替諾福韋(口服常釋劑)14家過評、頭孢米諾(注射劑)和帕洛諾司瓊(注射劑)均過評13家。
上篇:
下篇: